据统计,我国煤气化渣的年排放量已超过6000万吨,利用率低。对煤气化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探索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形成规模化消纳路径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对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对推动现代煤化工全行业清洁、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有两点:一是基于煤气化渣理化特性研究,提出了煤气化渣分离工艺技术路线,开发了气流床煤气化渣大规模分离成套装备与技术,并完成国内首套20万吨/年煤气化渣碳灰分离工程示范;二是基于分选炭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解析煤种之间的配伍作用机理,开发了分选炭高掺比制备脱硫活性焦技术,形成分选炭制备脱硫炭材料技术,完成国内首套万吨级工程示范,实现了煤气化渣高值化利用。
该成果成功应用于榆林“煤气化渣多物理场碳灰分离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和“万吨级气化渣分选炭制备活性焦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项目。应用结果表明:分选炭产品烧失量>80%,固定碳含量>75%,高灰产品烧失量<5%,实现了气化渣碳灰的高效分离;分选炭制备活性焦技术,焦粉替代率>60%,活性焦产品符合GB/T 30202.3-2013优良品的指标。该成果突破了煤化工行业气化渣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碳灰分离技术难题,实现了气化灰渣由“固废”向“原料”转变,为煤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该成果已申请发明专利12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