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样品就是团队历经数年研发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是国内可用于模压发泡的聚丙烯产品,性能全球领先。”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郭晓帅手里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样品,由镇海炼化与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研发,呈白色颗粒状。
高能量回收、回弹性、耐化学性、隔热性能、绿色环保……别看高熔体强度聚丙烯样品相貌普通,却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该成果既可用于新型动力电池缓冲绝缘材料,又可用于轻质高强汽车备胎盖板材料。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郭晓帅说:“由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制成的底护板泡棉可吸能抗冲击,更好地保护新能源汽车中的刀片式电池。”
镇海炼化与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团队攻克难关,创新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产品相关技术,运用先进聚合控制技术,提高产品熔体强度,有力支撑批量化生产。
截至目前,镇海炼化结合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创新成果,已生产出超过1万吨高熔体强度聚丙烯,供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
围绕“绿色环保汽车轻量化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除研发出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外,还创新推出“三高两低”聚丙烯,服务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三高两低’就是指高流动性、高刚性、高韧性,与低气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郭晓帅说,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已成为消费者的关注点。因拥有低气味、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诸多优势,“三高两低”聚丙烯更受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青睐,成为仪表盘、仪表板手套箱、中央置物盒与门板框等新能源汽车内饰材料。
创新是应对市场变革和竞争挑战的重量级砝码。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和镇海炼化联合攻关,打破技术壁垒,已生产出高结晶聚丙烯等“三高两低”聚丙烯逾10万吨。
“面对新能源汽车业界迅猛发展态势,我们将抢抓产业契机,不断提质升级聚丙烯产品,引领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镇灵通)